30-40(1/50)
第31章 第31章 “阿真,请你永远珍爱自己 ……去江南的人回来, 还带回见通的一封信,大夫人看完,心里那点仅存的希望彻底被杀死了。
见通在信中欢天喜地地说他与那位许娘子已经互通心意, 希望家中成全。
大夫人摆摆手,连派出的人查到的许娘子的状况都没心情细听,徐问真见了, 叫那位钱妈妈:“妈妈先下去吃茶小坐,过会有人来回话, 等回话的人走了,妈妈再来。”
说着微微侧首, 信春会意上前, 挽着钱妈妈道:“妈, 您随我来。”
钱妈妈忙恭敬地谢过, 才微微躬身随着女儿退出去。
上房里, 徐问真重新给大夫人添了茶, “还是听听那位娘子如何再论其他吧, 见通若是定了心, 十头牛拉不回来。若强求他与宣娘,才是害了两个人。”
家族订婚和放手成全, 徐家现都有先例在, 正因为这个, 大夫人才太阳穴直跳。
她长叹一声, “我怎么就得了见通这个冤家,谁家的孩子成婚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 偏他有主意。”
到底定下点心,缓了一时,又唤钱妈妈进来, 细细听她说见通中意的那位许娘子的情况。
见通前次送回的书信情况写得很简单,只说许娘子之父在寒山书院授书,钱妈妈此番过去拿出看家的本事打听,将许家的情况都打听清楚,来回大夫人。
其实没有太多可说的,无非是家中世代做什么的、现有几口人、主要以什么为生计并娘子家人在当地的声誉如何。
大夫人听着,渐渐分析出来,许家大约是个在当地还算小有文名的书香之家,从许娘子之大父开始读书,在当地做了个小官,其父年轻时考过科举,因无家声助力未能中第,但学问不错,在家耕读数年后被请至寒山授经,专讲春秋,在书院二十年,颇受学子推崇。
——寒山书院乃是前朝时一位地方大吏致仕后修建的,在士林中颇有声望。
许家郎君能在那里站稳脚跟备受尊敬,不是寻常人。
许娘子还有一位同胞兄长,今年入京赶考,名次不错,如今活动了一个小官职外放出去了。
大夫人对息妇的出身家世其实并不在意,徐缜至少还能再干上二十年,见素眼见着在官场上立住了,见通只要自己成器,往后的前程是不愁的。
她只怕未来息妇是个拎不清的人,没经历过大家族里生活不要紧,她可以一样样慢慢教,但若是心肠不好、拿不明白事,那怎么教都是白费。
何况见素这里又是特殊情况,他立誓不娶,未来宗妇的位子就空着,倘若见通娶的是个不明白的,再将注意打到掌家权柄上怎么办?
七夫人的小心思大夫人门清,这些年能处得过得去,盖因她不在意七夫人——一个弟妇,如今长辈眼皮底下翻不起风浪,等长辈们不在了,她眼不见心为净了。
何况七夫人还算没有坏心的,她更无需反感。但儿妇却不一样,父母在不分家,见通和见通息妇在她跟前要过至少几十年,倘若娶个内里藏奸的回来——那可有她烦心的。
这才是时下的夫人们愿意与娘家再结儿女亲,或者给孩子从小定亲的一大原因——至少娶回来的娘子知根知底。
见通与宣娘的事,她本来在心里盘算得明明白白的,天降一个不能再合心意的儿妇了,若不是为宣娘受了委屈而气愤,她都想厚礼谢那丢了西瓜拣芝麻的高家人。
结果她这里想得好好的,儿子在外隔着千里给了她一计狠的。
毕竟不能做得太过分,叫人家娘子察觉出来心里不好受